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超精密制造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超精密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开发了一种用于预测光学玻璃平行磨削中螺旋槽诱发的亚表面损伤模型。该模型建立了亚表面损伤深度与磨削条件、砂轮形貌及振动、加工区域尺寸和材料特性之间的理论关系,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2%。该模型为优化平行磨削工艺参数、最小化光学玻璃亚表面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用指导。该成果以“A theore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spiral groove-induced subsurface damage in parallel grinding of optical glass”为题发表于中科院一区顶刊、机械工程领域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肖华攀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黄含教授与香港理工大学Chi Fai Cheung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mecsci.2025.11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