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官网
EN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师者风采 | 赵军副教授到岗

  先进制造学院创办于2021年,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基本导向,立足“新工科人才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修身、立命、勤学、索新”理念,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型集群优势,为国家先进制造产业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

  先进制造学院现设置机械工程专业,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超精密制造、增材制造、机器人辅助制造技术、制造数字化和绿色制造等领域,以“超精密制造”、“增材制造”、“智能制造”和“未来制造”为重点发展方向。

  学院重视师资团队建设,大力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引育。目前在岗专任教师21位。2025年1月16日,新引进预聘副教授赵军正式入职先进制造学院。

赵军 副教授

  电子邮箱:

  zhaoj336@mail.sysu.edu.cn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 中山大学理学园

  Google Scholar ID:

  TJB9dtQAAAAJ

 

个人介绍:  

  赵军,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智能精密制造、机器视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方面,指导已毕业研究生6人,指导的研究生连续四届获省、校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实践成果奖励,指导本科生获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浙江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励8次。科研方面,近几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Int. J. Mech. Sci、J. Mater. Process. Technol、Mater Design、J. Manuf. Process、Tribol. Int等中科院TOP和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30篇,以第一作者获ESI高被引论文4篇次、热点论文1篇次。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100件,其中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35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优秀结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企业委托横向项目多项。担任了多个国家级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浙江省、深圳市等多省市科技和人才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首批技术调查官等。担任了SCI期刊Symmetry (JCR Q2)客座主编,同时担任IJMTM、 IJMS、JMPT等30余个国际知名SCI期刊活跃审稿人。

  

  课题组所在团队经费充足,长期围绕超精密加工、原子级制造、智能制造等研究方向(涉及相关原理、技术、装备、软件开发等)招收机械工程、力学等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同时欢迎计算机、材料加工、化学等方向的博士后一起开展智能制造、原子级制造的交叉学科研究,欢迎有科研意愿的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开展学习和研究。

  

教育背景:

  2009.09 - 2014.06,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

  2007.09 - 2009.06,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

  2001.09 - 2005.07,吉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5.01 - 至今,中山大学,副教授

  2014.07 - 2024.12,浙江工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博导)

  

主讲课程:

  《机械基础综合实验I》,本科生课程

  

研究领域:

  超精密加工:脆性材料、自由曲面、复杂结构超精密磨削和抛光原理、技术和装备

  原子级制造:基于多能场的原子层抛光机理、技术和装备

  智能制造:基于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的智能制造算法、软件和系统

  

学术兼职: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稀土学会高性能制造专委会委员

  多个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首批技术调查官

  SCI期刊Symmetry(JCR Q2)客座主编

  IJMTM、 IJMS、JMPT等30余个SCI期刊活跃审稿人

  

科研项目:

  (主持的代表性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流变多级阶进式抛光弱刚度薄壁曲面构件关键技术,主持,已结题。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光流变高效低损伤抛光新方法研究,主持,已结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谐振陀螺微半球凹模阵列式多域可控研抛新方法研究,主持,已结题。

  [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阵列式变域研抛微机电陀螺半环凹模新方法研究,主持,优秀结题。

  [5]企业委托横向项目,高铁车轮型面在位检测和测量算法和软件开发,主持,已结题。

  

期刊论文:

  (*为通讯作者,近两年代表性论文如下)

  [1] Jun Zhao*, Wuqian Li, Shiwei Chen, YeShen Lan, Marian Wiercigroch*, Zixuan Wang, Ji Zhao*. Atomic-scale material removal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in nanoscratching 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25, 285, 109804.

  [2] Jun Zhao*, Wenbing Wang, Xianwei Qiu, Zixuan Wang*, Cheng Fan*. Material removal profile mode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on the non-contact shear thickening polishing of K9 glass,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25, 134, 435-451.

  [3] Jun Zhao*, Yeshen Lan, Marian Wiercigrochd*, Wuqian Li, Shiwei Chen, Oltmann Riemer, Bernhard Karpuschewski*. Material removal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in multiple nanoscratches of single crystal MgAl2O4, Materials & Design, 2025, 113717.

  [4] Cheng Fan, Xue Qi, Senhao Xie, Binbin Meng, Fusheng Liang*, Zhao Wang, Jun Zhao*, Tao Chen, Wule Zhu, Xiaofei Yang*. Material removal prediction and abrasive swarm performance in electrorheological polishing of zirconium-based amorphous alloy with multi-layer electrodes,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4, 2025, 110508.

  [5] Zixuan Wang*, Juncai Li, Qingzheng Liu, Liaoyuan Chen, Jiawen Lv, Tianbiao Yu*, Jun Zhao*. No-impact trajectory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surface structured CBN grinding wheel by laser cladding remelting method, Optics& Laser Technology, 2025,181, 111956.

  [6] Zixuan Wang*, Ying Chen, Chuang Guan, Jiahui Du, Tianbiao Yu*, Ji Zhao*, and Jun Zhao*.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Effect on Abrasive Grain Distribution and Movement Behavior in Laser Cladding Melt Pool for Abrasive Layer Fabrication, Applied Sciences,2025, 15(2): 582.

  [7] Jun Zhao*, Jiangyu Ge, Andrei Khudoley, Hongyu Chen*.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aterial removal profile during polishing of inner surfaces using an abrasive rotating jet,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24, 191, 109125.

  [8] Jun Zhao*, Xinqiang Xu, Wuqian Li, Wei Hang*. Material removal modes and processing mechanism in microultrasonic machining of ball ceramic tool,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24, 50, 28844-28856. 

  [9] Jun Zhao*, Shiwei Chen, Wuqian Li, Yeshen Lan, Andrei Khudoley, Qingchun Zhang, Chen Yao, Zixuan Wa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material machin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rack propagation mechanisms for fused silica double nanoscratches,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24, 199, 109982.

  [10] Jun Zhao*, Fengqi Song, Cheng Fan*. Multi-objective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soft abrasive rotary jet polishing inner surfa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24,134, 5355-5374.

  

发明专利:

  (已授权近100件,代表性发明专利如下)

  [1] 赵军,彭浩然,方海东. 超声空化和磁场辅助低压磨粒流抛光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910443681.1

  [2] 赵军,方海东,彭浩然. 一种基于空化和介电泳的多相流光整方法及光整系统,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910477046.5

  [3] 赵军,秦琮峻,黎锋. 一种基于视觉引导的导热棉自动贴附装置及贴附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2010810646.1

  [4] 赵军,秦琮峻,黎锋.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引导的铜片热阻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2010813605.8

  [5] 赵军,方海东,彭浩然. 空化和芬顿反应辅助SiC平面低压均匀化光整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91049026.4

  [6] 赵军,吕经国,黄金锋,王睿. 一种化学预处理和介电泳协同作用的碳化硅平面抛光方法和装置, 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910477762.3

  [7] 赵军,何瑛俏,计时鸣. 常压等离子喷射辅助气压砂轮随形抛光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810280992.6

  [8] 赵军,项永超,安德烈·胡多列伊. 一种紫外光响应自组装协同介电泳抛光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2111561452.3

  [9] 赵军,胡秉文,徐鑫强.一种婴儿髋关节姿态捕捉器,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910671902.0

  [10] 赵军,项永超,安德烈·胡多列伊. 一种基于紫外光响应自组装系统的射流抛光装置和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2111560516.8

  

教学成果(部分):

  [1]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0。

  [2]浙江省第十九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2022。

  [3]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2。

  [4]浙江省第十八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0。

  [6]浙江省十八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二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20。

  [5]浙江省专业学位论文优秀实践成果奖,指导教师,2024。

  [6]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2项),指导教师,2020。

  [7]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20。

  [8]浙江工业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从指导毕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开始连续四年)。

  

更多详情:

  https://am.sysu.edu.cn/index.htm